容纳领先战略咨询理论容纳领先战略咨询案例 中文 | English

容纳咨询论丛

容纳咨询观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容纳咨询论丛 > 容纳咨询观点 > 创业,游走在艺术和科

创业,游走在艺术和科学之间的实践

来源:时间:2010-11-29点击数:
    很多年轻人或者正在创业道路上的朋友问我:“蒋老师,您研究创业并帮助创业者实现更大的成功,是否有简单易学的方法,创业成功有没有真正的规律可循!”面对越来越多的创业人群,面对他们对学习创业方法和规律探索的渴望,我开始对创业进行系统的研究。
    创业,一个神奇的字眼。言者甚多,论者亦众,但真正理解“创业”之真谛者寡。究其原因,不是对“创业”二字缺乏深入思考,而是关于“创业”的尝试不足。
    创业,应该成为每一个有信仰有追求的年轻人的至爱和痴迷,不仅仅为了财富、霸权和野心,更为了尊严、理想和改变未来的力量。
    在我看来,创业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
    创业具有科学的一面,是因为成功的创业者都具有很多共同的特征,无论从事何种行业,都遵循着一些相同的商业法则并且有很多相似的规律。因此有很多创业者在不同的领域创业并且能够获得成功。例如,史玉柱先生从做脑白金进入保健品领域、到做网络游戏公司在美国上市、再到今天的黄金酒上市。例如,许多企业家在通过建立一个企业获得第一桶金后能够进入不同产业并且获得成功。这些都说明,一部分创业者在掌握了创业规律后可以在不同领域灵活应用其成功的经验,并且复制成功。
    然而,创业又具有艺术的一面。那是因为每个企业能否创造奇迹也都源自于创业者本身的天赋、智慧和胆略,有时候甚至由创业者本身在某一时段的状态、价值观所左右,因此创业的成败又增加了很多偶然因素。同样的企业家,可以创造辉煌也可以把企业带进坟墓,况且企业面对的是动态的环境,更加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左右企业的成长。
    因此,成功创业是游走在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实践,是无数成功创业者用数不清的精力、财力换来的铁律。
    尽管在过去的数年里,我一直在帮助创业者改善管理、提升绩效、打造竞争能力并实现盈利,但我并不能用一套标准化的方法和途径保证创业者100%获得成功。
    亚里士多德曾说:“事业是理念与实践的生动统一。”创业,既需要科学性的管理,又需要艺术性的灵感,是在两者之间无法停止的实践活动。
    尤其是,当全球经济遭遇寒流的时候,很多人只研究一个创业者的成功时刻,却很少关注创业者的失败和成功的实践过程——很多创业者经历了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获得成功,而在最初的2~3年,几乎大多数创业者都遭遇了困难和失败。
    例如,很多人认为陈天桥是一夜暴富,从1999年创办盛大开始他就是一个天才经营者,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在此之前,陈天桥曾经作为陆家嘴集团一个下属企业的负责人管理过一家200多人的企业的经历,这段经历使他的创业起点高于别人;1995年马云在创业之前,曾经在义乌、珠海、广州去批发小产品,感受创业;李嘉诚曾是一个五金推销员。
    创业,是在经济主宰社会发展的当今世界里,游走在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实践,实现个人理想和改变未来的必然选择,更是一项无法预知未来的冒险游戏。我只能说,只有那些洞悉商业及企业发展游戏规则和规律的创业者,才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成功机会。
    因此,本书讲述的是创业方法,是要帮助有创业梦想的创业者提高成功的几率。
    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说过:“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发展过程,这其中并没有什么秘密。”
    创业者要想获得巨大成就,就要像托马斯·爱迪生、沃尔特·迪斯尼、史蒂夫·乔布斯等人,在真正开始创业前去进行创业实践:一方面需要科学规划、系统思考和管理,并不断提升管理智慧与学习创业知识;另一方面就是用恒心和毅力不断坚持,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观点链接  未来10年的中国创业大趋势
    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成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许多产业还远远没有实现真正的整合,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未来10年,中国必将迎来新一轮创业高峰期。
中国大多数产业还不成熟,正在用5年或10年的时间去走发达国家50年甚至100年走过的路。因为中国的产业变化太快了,中国的环境会让中国的创业者迅速成熟和成长起来。
    中国,不仅在改变,而且是在快速改变、广泛改变,每个人、每个企业和机构在这种改变中是兴旺发达,还是只能艰难度日,完全取决于对这种改变的理解和应对,完全取决于对中国未来10年的创业趋势的理解和对机会的把握。
第一,中国在众多产业还存在巨大的空间。
    中国在众多产业都存在巨大发展与整合空间,每一位想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的创业者,都会在未来的创业道路上为一个伟大的创意而着迷,并寻找到最适合的、属于自己的“归宿”。
    自古以来,白手起家最难,但却是英雄出处,往往也最让人羡慕、敬仰。如果要问中国最具潜力和未来最赚钱的行业是什么?不论是投资大师、《福布斯》调研员,还是国内的投资领域精英,都会告诉你一个统一的答案:农牧及相关产业。
    据央视和《福布斯全球杂志》调查:农业已成为利润最高的行业,也是盛产巨头的行业,新希望、汇源、蒙牛、伊利、华农、双汇、鲁花等一批中国企业的“老大”都是出自于此。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裴长洪说:“当前最好的投资领域,就是农业和矿产。”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其重要性不容置疑,特别是2008年国家再次将扶持农业为主的政策以1号文件出台,显示了新一届政府对农业的重视,更是给长期低迷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春的生机,给投资农业创造了无限商机。
    投资大师罗杰斯预言:在中国,农业将会有巨大的上涨空间。中国“三农”10年之内将成为最大的发展机会,创业更是一个机会,一些创业高手正在创造着奇迹。
    所谓将相本无种、英雄不问出处,在希望的田野上,吹响农业创业的集结号,赢在农业就会赢在中国。
    无独有偶。2009年,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向媒体表示:“从1月份以来,文化产业一枝独秀,月均增幅达17%。金融危机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契机。正因为文化产业具有反经济周期的特点,所以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文化产业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反倒迎来了它难得发展的新的机遇。”传媒业和出版等产业的振兴和改革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将催生更多的商机。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产业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创业空间,城市化进程是服务业成为创业的下一个机会点,正如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吸收、容纳大学生最多的领域应该是服务业”,因为服务业不是资源依赖型的产业,也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因此对于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无疑是起步的较好选择。
    而2000年之后,快速发展的网络零售领域似乎让人们看到另一些创业的商机,由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和世界几乎是同步的,因此这个行业的发展水平目前最具备国际化的条件。我们看到身边的例证就是淘宝网,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营业额已经超过千亿元,这种零售规模远远超出了我们传统思维的想象力。网络创业不仅有庞大的市场空间,而且是投入最少、风险最低的创业模式,如今已经成为许多草根创业者的起步首选。
    在未来10年,连锁加盟、环保产业、新能源、物流、生物制药等行业都将给中国的创业者带来新的机会,中国的创业者无疑将迎来机会最丰富、产业发展最快速的黄金时代。
第二,创业教育会快速发展,创业阶层的综合素质会越来越高。
    创业是勇于尝试的“年轻人”实现梦想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但除了要有创新的想法和技术以外,创业还必须提高自己的财富管理、商业模式设计、团队建设、交流与谈判能力等综合素质。
    目前阶段创业成功率较低,究其原因,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带来经济观念、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等一系列变化,还在与传统观念产生强烈冲击,没有形成主流意识。
    例如,在多年传统教育体系下,大学校园普遍缺乏创业教育,虽然部分沿海发达城市的大学和文科大学已经开始向创业教育及实践教育迈出了前进的步伐,但总体而言,大学还是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教育改革还有待探索。因此,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只具备找工作的能力,但对创业所知甚少;其次,是大学生在学分和学科及应试教育背景下,普遍缺乏社会实践,走出社会时才开始真正地了解社会。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客观上要求改革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结构。为了支持创业者能更好地创业,在高校中普及创业教育,并开设创业课,为创业者自主创业提供实际锻炼的平台,已成为时代赋予的使命。
    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可以教会创业者基本的创业理论和创业方法;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也能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能够大胆地走向社会,自我创业。
    创业是人类生存的保障,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是人生成功的根本。职业学校对创业者进行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创业阶层的综合素质会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随着整个社会对创业的客观认识,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规范化,整个社会对创业、致富都会有新的认识。如今,社会性的创业教育也开始蓬勃开展,人们的仇富心态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都将促进创业者综合素质的提高。
    近年来,中国创业者的成长速度非常快,这是许多从事风险投资的投资人的感慨。如果在5年前,面对风险投资商,创业者暴露出明显的不足,对风险投资商所提出的问题难以给出答案,对于目前的硬件和软件投资状况说不出详细数据,甚至对自己从事的项目的盈利模式和未来愿景都说不清楚。然而今天,这种情况已经大大改变,中国的创业者已经开始主动与资本对接,并渐渐学习融资的方法。
第三,中国的企业会在逐渐走向世界的同时,真正地参与国际竞争。
    中国未来10年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变数,但是其中最重要的趋势仍然是企业会在逐渐走向世界的同时,国际化并且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已然不是要不要加入,而是如何加入才能更符合本国利益。
    过去数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步伐骤然加快。即使是在非洲乡村的杂货店,也能看到中国品牌的产品。但是,这些企业即使铺货很广,盈利却始终有限。某些“国际化”产品依然属于廉价耐用品。
企业国际化战略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积极参与世界分工体系,由国内经营向全球经营发展的过程中所作出的战略选择。
    企业国际化发展流程图从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基本表现为在规模上是由小到大,只有企业上了规模,才能有效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并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当规模不断集聚,产能势必过剩,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市场。而且,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存在差异,这就酝酿了巨大的商机。这样,国际化的动机就产生了,并成为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而中国企业处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对外经济更加开放的时期,不仅自身要经历市场化、国际化、全球化的过程,同时还要面对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所带来的本土竞争。实际上,中国的企业是在本土竞争日趋激烈,自身不断发展和变革的前提下,来作出国际化与本土化战略选择的。
    对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国际化竞争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全球化的舞台上,中国企业是后来者,总体上处于劣势。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被发达国家企业视为“潜在竞争对手”。
    在过去,“中国制造”只是低附加值、廉价商品的代名词,而现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目标,是直奔商业价值链的高端而去。对此,各路对手焉能不察,更不会坐视不理,而中国企业也将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
    2008年,华为在全球电信并不景气的情况下,营业总额为183亿美元。这个数字尽管只相当于思科的一半,但华为有3/4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不能不令人振奋。在过去5年,中国许多企业开始启动了国际化的步伐,尽管有成功有失败,但已经开启了新的纪元。如今,中国企业也在谨慎并积极参与国际并购,且逐渐进入国际市场运作品牌。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10年,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本文摘自《赢在创业》,蒋云飞,2009年10月出版
分享到:

返回观点列表